8月16日,中国男篮在亚洲杯半决赛中以98-84力克新西兰,成功晋级决赛。赛后,资深记者赵环宇撰文深度解析了这支队伍的表现,以下为评论全文:
有些话本想在赛前说,但怕影响士气就忍住了。现在球队获胜,倒是可以畅所欲言。
这支中国男篮堪称史上星光最黯淡、关注度最低、也最容易被苛责的一届。我现场观看了南京和杭州的四场比赛,除了胡金秋、赵睿、胡明轩出场时能听到零星的掌声,其他球员几乎无人喝彩。MC介绍球员时,现场回应者屈指可数。球馆上座率也不理想,随处可见空荡荡的座位。赛后采访中,队员们表情凝重,回答滴水不漏,毫无个性可言。
这与我在长沙、合肥跟访的女篮热身赛形成强烈反差,男篮的热度甚至不及女篮热身赛。
热身赛收官战出现28次失误后,外界对这支男篮的前景普遍看衰。
与波黑的第二场较量,最后时刻险些被逆转——终场前1分多钟领先8分时,我们都以为胜券在握,急忙赶往混采区占位。谁知刚到就发现波黑队竟有追平机会,记者们顿时一片哗然。
赛后发布会上,迟到的郭士强带着胡金秋不断致歉,解释是在更衣室安排次日赴沙特的行程。此前看他面色阴沉地经过混采区,我们还以为是在训斥队员。
说实话,这支男篮给我的印象就是"扶不起的阿斗"。但谁能想到他们竟在亚洲杯上渐入佳境,越战越勇?
这让我想起老子的名言:"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"。篮协管理层展现了难得的定力——女篮刚遭遇失利,若男篮再败必将承受巨大舆论压力。但他们仍坚持让杨瀚森继续留洋,允许其他队员安心养伤。
包括保留李祥波、高诗岩的决定,换作是我绝对会干预,毕竟一旦失利这就是现成的"罪证"。但事实证明李祥波中规中矩,高诗岩更带来意外之喜。
当然,以上都是结果导向的评论。若最终惨败,我也会质疑篮协的掌控力。所幸结局圆满,没有什么比低开高走的逆袭更振奋人心了。